畢業設計如何找選題
2022-11-17 08:25:08
來源:《青年記者》公眾號 作者:莊永志
摘要:找選題就是找故事,找有新聞價值的故事、找有延展空間的故事。
有即將畢業的學生讀了9月的專欄文章《畢業設計如何開題》,問:“新聞價值的幾個標準我背得爛熟,但還是找不到合適的選題,怎么辦?”
我的回答是:“以新聞作品作為畢業設計,選題當然要有新聞價值,但新聞價值不是貼標簽,最終要落實在真實的故事上。找選題,就是找故事。”下面只說兩條:
第一,理解兩個公式:
公式一:意義≠題材、題材≠事件、事件≠人物;
公式二:意義要找到題材→題材要找到事件→事件要找到人物和行動。
理解這兩個公式,并且按公式行事,可以說是邁進了講故事的門檻。
第二,緊追熱點找故事。
有一條捷徑: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每年會發布《社會藍皮書》,藍皮書里有每年最熱門的20件事,還有每兩年一次的“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CSS)的結果,讀這些可以讓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社會熱點、更加真切地感知公眾心態。
說得具體點,找故事的關鍵是找到看點,找到那個吸引視線、攝人魂魄hook(鉤子),就是找世相百態:人生況味(五味雜陳,有沉重有飛揚)、人格境界(有高尚也有卑污)、歷史啟示(歷史有時前進有時倒退,曲折前行)。
所有這些都要承載于情節,找情節最關鍵是要找到張力和變化:找到矛盾之處,找到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憤怒、讓我們期待的是什么;而且要找到變化,事情有變化、人的心情有變化、人的性格有變化。找到緊張又富于變化的情節,才算找到了看點??袋c可以承載你的人文情懷,承載你的高尚追求,承載你難以言表的某種獨特感受。如果找不到這個情節,最終你還是沒法講故事。
而且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作為畢業設計的圖文作品和視頻作品都有一定的篇幅和時長要求,找選題的時候要考慮其復雜度、延展性,所找的故事要飽滿地、持續地撐起畢業作品要求的篇幅和時長,否則,別說30分鐘、1萬字的故事講不了,可能連3分鐘、500字都講不了。
舉個剛畢業的一名研究生的例子來看看什么是貼標簽找選題、什么是在真實的生活中尋找真實的故事。去年10月,她畢業設計要開題,原本想跟拍三名殘障人士(分別是視障人士、聽障人士和肢殘人士)的日常生活,體驗和觀察無障礙環境的建設、維護和使用情況。我跟她說:“殘障人士的無障礙環境問題已經被拍過、寫過很多,你怎么才能拍得不一樣?不是不讓你拍,你的人文情懷可貴可敬,但我還是要問一個問題:從你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出發,有沒有同樣能夠體現人文情懷的事情、人物,讓你有沖動、有牽掛想去拍?”
她說有。實習的時候,正逢河南發大水,她到受衛河決堤影響的一個村子拍了片子,還刊播了,她還關心著那個地方。就拍這個!開題的時候,她跟答辯組(我不在那個組)的老師們匯報:汛情中決口的那個村莊,村民有養雞的,有種地的,大水一來,雞全死了,莊稼也泡了,房子也成了危房;災后重建——雞苗怎么辦?莊稼怎么補種?房子怎么蓋?有沒有補償?怎么補償?這些都是故事,不僅答辯老師想聽,全國人民也可能心有牽掛。開題當然順利。她一直跟拍到房子重建、麥子收割、雞舍又滿。她幾次去村里,記錄其間的艱辛、期盼、爭執、不滿、沖突,也有欣喜。最終答辯自然順利通過。如今這位學生已供職央視北京記者站。
?。ㄗ髡邽槟暇┐髮W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焦點訪談》前主編)
【文章刊于《青年記者》2022年第20期】
本文引用格式參考:
莊永志.畢業設計如何找選題[J].青年記者,2022(20):128.
來源:《青年記者》公眾號
編輯: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