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極化:電視的作用遠超社交媒體
2022-10-18 08:15:53
來源:《青年記者》公眾號 作者:王茜/編譯
摘要:在2022年7月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通過分析連續四年美國受眾數十億次網頁瀏覽和新聞觀看情況發現:電視是美國受眾產生黨派觀點極化和孤立的主要驅動力。
自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網絡錯誤信息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的肆意傳播,引發了多學科學者的研究興趣。這種興趣更反映了一種更深層次的擔憂,即“假新聞”的泛濫加劇了社會政治的兩極分化,降低了受眾對公共機構的信任。
在過去美國社會所經歷的兩個總統選舉周期中,研究者對“回聲室”效應的關注正在日益激增。網絡在線社區中觀點雷同,人們不太愿意接受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信息。社交媒體平臺的興起是否從根本上改變了信息生態系統,成為研究者們新的擔憂。
算法視野下的新聞消費
過去十年中,“回聲室”“過濾氣泡”等概念吸引了無數學者和公眾的想象力。對這些現象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與社交媒體平臺的普及相吻合。新媒體時代,以前被動的信息消費者可以輕松地分享和轉發他們自己生產的內容。平臺、搜索工具、算法和社交網絡承擔著管理海量信息(包括新聞內容)的任務。由于新聞信息系統部分依賴于算法操控,并受控于讀者的同質性、親和力和某種個人偏好(如推送曾經看過的相似內容),研究者們推測,美國人對新聞消費的類別變得不再多元化,變得更加孤立,且不太可能挑戰現有觀點或接受新的觀點。
這些對于新聞消費內容的普遍性擔憂,通過“回聲室”這樣一個概念得以表達。在線媒介環境中,想法、觀點相似的個體之間頻繁交換內容而排除其他觀點,尤其是在黨派新聞方面表現得更為明顯。
近年來,研究者們越來越多地提到“過濾氣泡”這一概念,因為它能更具體地與算法排名或推薦的結果相關聯。然而,從廣義上講,這兩個概念都反映了人們對社交媒體平臺受眾在信息隔離增加方面的潛在擔憂。
被忽視的有線電視新聞消費
當研究者們調查社交媒體平臺“回聲室”時,令人驚訝的是,幾乎沒有研究用大規模的數據來證明“回聲室”現象的重要影響。用戶選擇性地接觸社會新聞,確實會加劇社會兩極分化。這表明,這些研究錯過了美國人新聞消費模式的部分場景和模式。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考慮到作為普通美國人日常生活新聞體驗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有線電視。
與在線新聞相比,更多美國受眾的新聞消費是通過有線電視、廣播網絡,以及地方媒體而產生的。此外,電視新聞長期以來一直受到黨派偏見和政治立場的影響,尤其是1980年代后期有線電視的出現及其在21世紀的擴張之后,帶來了24小時滾動播出的有線電視黨派新聞頻道,其中一些例如ABC、CBS和 NBC等廣播電視網絡,吸引了大量態度中立的觀眾。盡管電視新聞收看取決于觀眾的個人偏好,而非算法決策,但是有線電視黃金時段的新聞具有高度常規化的節目風格,這一點讓有線電視新聞出現了與網絡中帶有黨派偏見的排名算法相同的屬性。例如,一旦觀眾選擇了帶有黨派偏見的有線電視新聞,簡單的觀看習慣或慣性就會導致其隨后頻繁接觸到類似政治偏見的新聞。
電視的影響遠勝過網絡
一項2022年7月的最新研究顯示,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微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每月跟蹤數萬名美國成年人的電視新聞消費習慣,研究發現,如果把受眾的新聞消費習慣綜合起來,便可以描繪出一幅不一樣的電視新聞生態系統圖景。
研究者試圖將在線新聞觀眾和整個美國人口進行直接比較,并使用了兩個具有多年全國代表性的分組對比人群,每個組別由數萬名美國成年人組成,其中包括一個分鐘級的國家電視跟蹤小組和一個筆記本電腦/臺式機瀏覽器的跟蹤小組。研究者通過獨立分析每個小組的數據,并通過任一平臺數據匯報黨派觀眾觀點隔離的規模占整個美國成年人口的百分比。就數量和觀看時間而言,研究證實美國電視新聞觀眾的數量遠大于在線新聞或網絡新聞的觀眾。
研究者首先比較了美國受眾在電視和網絡上的真實態度與新聞偏好。根據連續四年針對觀眾電視新聞消費行為觀察的平均值,發現:約17%的美國人在政治上存在兩極分化,其中8.7%的美國人態度偏左,8.4%的美國人態度偏右,這比在線新聞受眾態度極化的平均百分比高出3到4倍。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政治態度極化的美國人約占23%。在“藍色浪潮”中期選舉之后,2018年12月之前的幾個月,尤其在電視上播放了創紀錄數量的民主黨競選廣告之后,政治極化的態度出現了第二次高峰。這兩個峰值的時間表明,媒介內容選擇與政治事件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系。
數據顯示,除了人們在政治態度上更加孤立之外,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視新聞觀眾比網絡用戶更有可能保持相同的新聞來源;6個月后,政治態度“左”傾的電視觀眾保持觀點隔離的可能性,比“左”傾的網絡新聞用戶高出10 倍。對政治態度右傾的電視觀眾而言,觀點隔離的可能性是右傾的網絡新聞用戶的4.5倍。
雖然這些數字可能看起來令人生畏,但即使在電視觀眾中,大約70%的右傾觀眾和約80%的“左”傾觀眾會在6個月內改變其新聞消費的習慣。就是否存在長期的“回聲室”而言,這類人群僅占美國總人口的4%。
多達17.1%的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人為電視新聞消費人群,他們的新聞使用主要是政治態度“左”傾的新聞媒體。針對不同年齡人群的分析發現,黨派觀點隔離在老年電視觀眾中更為明顯。55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被黨派觀點隔離的可能性是年輕人的5倍。在黨派關系的嚴格定義下,研究發現: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有可能通過在線新聞消費被黨派觀點隔離。在年輕人中,更多的人通過電視新聞與在線新聞進行黨派觀點隔離。無論各群體使用新媒體的可能性如何,電視新聞消費都是受眾黨派觀點隔離更大的催化劑。此外,種族差異也存在于電視觀眾中,美國白人更有可能在任一平臺上被右傾的黨派觀點隔離。在右傾的黨派觀點隔離觀眾中,出現了較大的種族差異,研究發現:種族與??怂剐侣劦闹覍嵤找暵手g也存在著關聯。
電視新聞受眾更加容易處在“回聲室”中
研究發現,有線電視觀眾之間的黨派隔離,甚至比“左”傾和右傾的新聞之間的隔離程度更甚。與通過在線新聞消費人群(4.2%)相比,通過電視新聞消費的人群(17.1%)受到黨派觀點隔離的美國人比例要大得多。黨派新聞的消費對受眾帶來的行為影響,通常在任一平臺上都是暫時的,然而,黨派新聞消費對電視觀看人群的影響力比對在線新聞受眾的影響力更為持久。
與在線平臺受眾相比,黨派電視新聞觀眾往往不會過于偏離他們所偏好的單一的新聞來源。例如,大多數使用MSNBC電視頻道的美國人,很少會觀看除CNN之外任何其他來源的新聞;同樣,大多數主要消費??怂剐侣劦拿绹?,根本不會輕易觀看其他的電視新聞網絡。這一發現與來自在線新聞消費者的使用數據形成鮮明對比,在線新聞用戶除了主要的在線新聞平臺,仍然會從其他渠道接收大量新聞。
另一個發現是,黨派電視新聞頻道與整體的電視新聞環境之間存在不平衡。美國人中全國電視新聞受眾正在大量流失,至關重要的是,這種受眾流失更多的來自偏好中間派色彩新聞的觀眾,而不是明顯具有“左”傾或右傾色彩新聞的受眾。在留下的電視新聞觀眾中,他們正逐漸從廣播新聞轉向有線電視新聞,例如觀眾轉向MSNBC和??怂剐侣?。
這些趨勢揭示了一個違反直覺的發現。盡管整體而言,電視新聞的觀眾正在減少,但具有黨派傾向的電視新聞觀眾在增長。這意味著,觀眾作為一個整體正在被“提煉”出來,在逐漸減少的電視觀眾中,這一部分剩余電視觀眾正在變得越來越具有黨派傾向,換言之,電視新聞消費者中黨派偏見者的比例正在上升。
一般而言,受眾能接觸到不同意見對于社會有效的民主進程至關重要,可以帶來受眾自我反省并緩和對政治異見群體的敵意,而只有在“回聲室”中與相似的觀點互動才能使人們更加鞏固自己的觀點。如果“回聲室”真的像人們說的那樣普遍存在,可能會對社會極化產生重大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電視而非在線網絡,才是美國人中產生黨派隔離的主要驅動力。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美國人仍然消費來源相對多元化的新聞。然而,鑒于黨派電視新聞觀眾比在線新聞受眾整體新聞消費的時長更長,未來,信息生態系統中這個數量龐大且日益政治化的群體值得關注。
(本文原文為“Cable news has a much bigger effect on America’s polarization than social media, study finds”,編譯自https://www.niemanlab.org/2022/08/cable-news-has-a-much-bigger-effect-on-americas-polarization-than-social-media-study-finds/。作者霍馬·侯賽因馬爾迪為賓夕法尼亞大學計算社會科學領域的副研究員;編譯者王茜為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健康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刊于《青年記者》2022年第17期】
本文引用格式參考:
王茜.美國社會極化:電視的作用遠超社交媒體[J].青年記者,2022(17):94-95.
來源:《青年記者》公眾號
編輯: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