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 青記觀察丨新媒體文本的質感打造與情感喚起2021-06-28
- 青記觀察丨媒體智庫實現專業化突破的路徑探討2021-06-25
- 青記觀察丨小“趣聞”何以追成大新聞2021-06-24
- 青記觀察丨黨報評論網絡傳播的困境與對策2021-06-23
- 青記觀察丨新聞傳播類學術期刊的政治擔當和學術品質2021-06-22
- 青記觀察丨“英雄的湖北”推介活動報道“出圈”啟示2021-06-21
- 青記觀察丨成都49中輿情彰顯媒體“紓怨”功能2021-06-18
- 青記觀察丨真相焦慮,源于沒有被滿足的預期2021-06-17
- 青記觀察丨在共情共鳴中引領主流價值2021-06-16
- 青記觀察丨今天的記者,最缺這樣的博士后精神2021-06-15
- 青記觀察丨著眼“四力”建設的馬新觀實踐教學2021-06-11
- 青記觀察丨新型主流媒體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2021-06-08
- 青記觀察丨彈幕評論情感分析的交互設計及輿論引導2021-06-07
- 青記觀察丨社交媒體的算法歧視與規制2021-06-04
- 青記觀察丨創新人物報道模式的實踐探索2021-06-03
- 青記觀察丨5G對未來影業的影響2021-06-02
- 青記觀察丨災害類事件新媒體直播報道探究2021-06-01
- 青記觀察丨作繭自縛還是用戶權力:為算法正名2021-05-31
- 青記觀察丨輿情回應中的“代入感”陷阱2021-05-28
- 青記觀察丨國際新聞報道中的軍語錯用現象剖析2021-05-27
- 青記觀察丨高手在民間2021-05-26
- 青記觀察丨《中國日報》顯示出中國媒體的力量2021-05-25
- 青記觀察丨中國新聞獎融媒體獲獎作品怎么找不到了2021-05-24
- 青記觀察丨網絡辟謠的“短平快”與“深挖掘”2021-05-21
- 青記觀察丨新型主流媒體用戶戰略探析2021-05-20
- 青記觀察丨善用“思維轉折字”駕馭評論寫作2021-05-19
- 青記觀察丨短視頻剪輯:法律夾縫中難抑的強勁需求2021-05-18
- 青記觀察丨黃博士的論文致謝與正能量定義2021-05-17
- 青記觀察丨覺醒年代的鐵肩辣手2021-05-14
- 青記觀察丨“人機協同”在全國兩會現場報道中的實踐2021-05-13
- 青記觀察丨疫情期間數字日記的記憶與流行2021-05-12
- 青記觀察丨“沉浸式”新聞對重大主題報道創新的啟示2021-05-11
- 青記觀察丨“內卷”時代仍需敬畏心打底2021-05-10
- 青記觀察丨融媒時代媒體的考核評價問題及改進2021-05-08
- 青記觀察丨“輕應用”,媒體需盡早布局2021-05-07
- 青記觀察丨著作權保護的大膽嘗試2021-05-06
- 青記觀察丨“轉型成功的媒體都是相似的”2021-04-30
- 青記觀察丨視頻會員費漲價與用戶的消費價值2021-04-29
- 青記觀察丨調解類節目參與社會治理的角色定位與生產機制2021-04-28
- 青記觀察丨推動中國文化和信息的國際傳播2021-04-27
- 青記觀察丨從人機關系看社交媒體智能傳播風險2021-04-26
- 青記觀察丨全媒體時代黨報地方記者站功能再塑造2021-04-25
- 青記觀察丨把握科學報道的不確定性2021-04-23
- 青記觀察丨兩會融媒報道,要聞版編輯需練什么功2021-04-22
- 青記觀察丨“光明影院”:無障礙視聽傳播的實踐創新2021-04-21
- 青記觀察丨國際新聞報道中的量詞錯用現象剖析2021-04-19
- 青記觀察丨面向生活,避免評論的過度反思2021-04-16
- 青記觀察丨電視知識分子與知識分子鬧綜藝2021-04-15
- 青記觀察丨如何正確圍觀中美對話的“唇槍舌劍”2021-04-14
- 青記觀察丨未成年人信息保護:隱私、權責與公共善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