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 青記觀察丨法律是地方性知識但新聞不是2020-12-02
- 青記觀察丨還會有真正的地方媒體嗎2020-12-01
- 青記觀察丨地方性媒體的出路在哪里2020-11-30
- 青記觀察丨美國大選與政治游戲2020-11-26
- 青記觀察丨網絡直播火爆背后的侵權問題及保護規制2020-11-25
- 青記觀察丨媒體行業未來的8個發展趨勢2020-11-24
- 青記觀察丨讀懂“網感”一詞里的期待2020-11-23
- 青記觀察丨諧音式新聞標題不能因“疫”成病2020-11-20
- 青記觀察丨眾籌新聞網站:讓讀者成為作者2020-11-19
- 青記觀察丨互聯網與社會議題的脫敏2020-11-18
- 青記觀察丨如何監管社交媒體的算法架構2020-11-17
- 青記觀察丨也說板藍根“爆火”背后的輿論生態鏈2020-11-16
- 青記觀察丨“假靳東”泛濫:技術的勝利,審核的失???2020-11-13
- 青記觀察丨新聞專業的三種通識知識貢獻2020-11-11
- 青記觀察丨重新定義傳統媒體的屬性2020-11-10
- 青記觀察丨直播電商人才培養:傳媒教育的機遇與挑戰2020-11-09
- 青記觀察丨腳力強不強,決定我們走多遠2020-11-06
- 青記觀察丨使命型媒體與媒體的使命性2020-11-02
- 青記觀察丨“草根視頻”路在何方2020-10-30
- 青記觀察丨當我們重度依賴數據時2020-10-29
- 青記觀察丨慢直播與“快時代”2020-10-28
- 青記觀察丨架起新聞學界與業界交流之橋2020-10-27
- 青記觀察丨網絡直播中的粉絲群體2020-10-26
- 青記觀察丨企業都“兩微一抖”了,媒體“抖”不“抖”2020-10-23
- 青記觀察丨互聯網、數字排斥與弱勢群體2020-10-22
- 青記觀察丨跳出“新坐井觀天”的技術現代性陷阱2020-10-20
- 青記觀察丨從《勞動號子》到《國樂大典》2020-10-19
- 青記觀察丨庭審直播:公眾鑒定正義成色的利器2020-10-16
- 青記觀察丨如何看待輿論場上對媒體的點名2020-10-15
- 青記觀察丨輿論引導要避免形成“內循環”2020-10-14
- 青記觀察丨純新聞時代2020-10-13
- 青記觀察丨無采訪,不新聞2020-10-12
- 青記觀察丨“四處觀察”與轉型歧路2020-10-10
- 青記觀察:媒體深度融合正在進行時2020-10-09
- 青記觀察丨做記者,永遠處在“原點”2020-09-29
- 青記觀察丨社交媒體成為歐美用戶的搜索引擎2020-09-24
- 青記觀察丨治理自媒體“想當然”現象應“三權并濟”2020-09-23
- 青記觀察丨新聞真實:“看得到”還要“看得懂”2020-09-22
- 青記觀察丨“小”題目如何做出“大”文章2020-09-21
- 青記觀察丨狙擊“大胃王吃播”:遲到的批判和模糊的焦點2020-09-18
- 青記觀察丨能否曝光犯案者之父的官員身份2020-09-17
- 青記觀察丨評論員最好別太像“評論員”2020-09-16
- 青記觀察丨基于歷程與新文科的新聞學專業反思2020-09-15
- 青記觀察丨警惕正能量內容在傳播中變質2020-09-14
- 青記觀察丨互聯網平臺的功能設定與文化生態2020-09-11
- 青記觀察丨網絡新聞是病句集中營嗎2020-09-10
- 青記觀察丨把注意力從信息沼澤中拉出來2020-09-09
- 青記觀察丨碎片化時代與“數字電線桿廣告”2020-09-08
- 當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大眾媒體,我們如何塑造地方認同2020-09-07
- 青記觀察丨“廣電+報業”融合發展的路子,當慎行2020-09-04